Tuesday, July 31, 2007

牧師帶領滙控重生

滙豐控股(005)中期業績果然有驚喜,相信今次股價跳得起吧!主席葛霖(Stephen Green)新上任一展實力,眾分析員又跌眼鏡,因為盈利好過預期多多聲。


禤中怡閒來喜歡獨個兒到書室打書釘,但依然每年必到香港書展,今年在書展中買了一本剛出版不久的翻譯書,名為《Serving God? Serving Mammon?》,中文書名譯作《天國與財利 – 葛霖論金融市場》。作者就是現年57歲的葛霖,他在1982年加入滙控,於2006年出任滙控主席。該書是葛霖在1996年撰寫的,當時他是滙控的集團司庫,兼且是英國聖公會按立的非受薪牧師。雖然面世時間非短,但內裡的雋言仍歷久常新。


現今貴為滙控一哥又是牧師的葛霖,在書中指出,金融市場確有缺陷,但對社會還是很有貢獻,基督徒也應參與其中,在工作中服侍所信的上帝,而切勿自欺欺人被瑪門(Mammon即財利)勞役,被金錢和權力所捆綁。禤中怡在投資界打滾多年,管理的財富多一個0後又多一個0,聽到葛霖牧師的教誨,感慨良多。


書中葛霖還鼓勵信徒不要害怕升職,害怕事業上的晉升,會把你捲入權力的漩渦。當然你應該避免辦公室政冶,但又要放手讓事業自然發展。是不是很有難度呢!今天已是滙控一哥的葛霖應該也能身體力行吧。但正忙於解決在美國次按問題及股價落後的他,也許不要忘記努力Serving Shareholders。


順帶一提,出版此書的出版社Vocatio Creation,旨在專門出版市場潛力被低估的非主流影音及文字作品,與投資市場上的價值投資者,專門留意股價偏低的投資項目,有異曲同工之處,但該出版社的揀書能力就不得而知了!


Tony好節目
禤中怡上周五不用加班,可以安坐家中,欣賞了一個人人啱睇的香港電台節目:想一想香港,該集由著名財經評論寫作家、兼精電國際(710)現任總裁蔡東豪(Tony)主持。


為甚麼叫啱睇?因為內裡觸及的話題非常嚴肅,但Tony卻又演繹得相當輕鬆和有趣,相信即使對財經無興趣,也不會想轉台。


他談的金融中心問題,包括多個訪問,講到香港要做國際金融中心,就要有人才,方可建立具效率的辦事網絡;規管要嚴,才能吸引內地企業來港上市以彰顯企業的管治能力。


節目更橫跨歐美,Tony認為紐約在國際集資中心地位被倫敦和香港威脅,甚至爬過頭,條例過嚴可能非真正「死因」,而是中國和印度等計劃上市的公司與美國之間的關係或有疏離所致。除了評論,也有輕鬆一面,如訪問倫敦的金融從業員,他們話以往有兩個多小時的午膳時間,可享三道菜的午餐,今時今日就要在約半小時內,以三文治果腹,間接說明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因由。


錯過了,不要緊,可以到以下網址重溫:http://www.rthk.org.hk/rthk/tv/rethinkinghk/20070727.html


看有識之士消化深奧的理論,兼且配以有趣的資料,以簡單形式展示出來,的確讓人賞心悅目。麻煩晒,Tony!


(7月31日刊於《am730》)

Monday, July 30, 2007

看清趨勢更重要

上周三提到「屢破高位 小心變麻木」,早已聞到「血腥味」,估不到上周四金管局的任總於其專欄也提醒投資者要注意後,上周五全球大市急速向下,齊摔一交,今次又是美國次級按揭危機拖累,兼且來得兇狠,殺股民措手不及,之前還談到次按問題像針「拮一拮」,叫大家注意這個負面因素,今次這支「大針」便拮得更厲害。


面對市況逆轉,投資者亦無需擔驚受怕,如積金局的宣傳歌:「淡淡定有錢剩!」首先,得分開從長短線來看,若果跑短線,就要檢查本身投資組合,順勢而行,要斬的就不要回頭,損失有限,若果持長線,就要看看未來1年經濟趨勢,不應因一時的波動而隨便改變自己的看法,畢竟歷史會不斷重演!


其實,新興市場在這場資金撤離戰中的跌幅更驚人,在上周短短兩日,如巴西Bovespa指數便從高位回落6.5%,俄羅斯RTS指數則跌6.3%,南非Ftse/Jse SA所有股指數亦累跌5%,而越南胡志明股市自本月10日反覆向下,合計已跌了逾8.7%,相對歐美股市,跌勢更勁。


為甚麼要提到新興市場股市呢?其實,所謂高風險高回報,大家又知不知道,其實在今年上半年以來,越南股市累升36%,而巴西Bovespa指數亦有22.3%增幅,惟一跑輸只是俄羅斯RTS指數。因為指數累積升幅不小,掉頭向下已屬必然,最重要的是,究竟是基礎因素全部變壞,抑或是真正調整,否則大手拋貨,然後見到人家在低位入市,便錯失機會。禤中怡覺得看大環境變化,更可能找到機遇。


美國財長保爾森很醒目,跌市日即場解畫,兼公布經濟增長強勁,實行棄車(樓市)保帥(股市),但調整恐非一兩日結束。市場擔心投資次按的對沖基金可能會進一步惡化,但其實去年就有83隻對沖基金倒閉,涉資達350億美元(約2,730億港元),如炒天然氣價格大損手的Amaranth,當時大家像現時一樣憂心忡忡,但之後美股卻續創新高,怎解?


赤柱快有渡輪
最近香港不再是「霧都」,維港夜景格外美麗,令港人重拾自豪感。


在這個美好的天氣下,禤中怡也不放過這個機會,當太陽威力略為減退後,乘坐百萬名車(巴士也!)去赤柱走一趟。那座社區會堂兼圖書館的建築物有點日本建築風格,與區內環境配合尚未距離太遠。


穿過購物區,看見一片大海,以往的街市重新規劃,甚有氣氛,望著天空慢慢變色,找來一檔小食亭,生啤才十多塊錢,老外至愛,禤中怡卻喜歡那些咖哩魚蛋,5元5粒,不貴。原來這個稱為小賣亭的地方雖坐擁海景,但似乎仍規劃為街市般,竟有菜檔!據聞已結束營業。難怪,特區政府不懂改變思維,就像在岸邊另一邊興建球場,莫非叫遊客去踢波?不懂得做不重要,最重要懂得找那些合用之人,快點找盛智文吧!


美利樓燈色依舊,旁邊的碼頭已落成,尚待啟用。其實,只要利用這個大海,真的商機處處,觀光船這種產物定必是遊客喜愛的活動之一,只要善用,又可多撈一筆旅遊收益。禤中怡了解,快有輪船公司開辦新航線,相信又是另一新賣點,大家靜候消息吧!


最後,禤中怡為《am730》兩周年,講聲:「生日快樂」。



(7月30日刊於《am730》)

Friday, July 27, 2007

墨西哥成英雄塚

期指下周一結算,好友讓淡友食尾胡,港股又要調整,恒指只跌150點,跌幅僅0.64%,不算多。有好友趁期指轉倉,趁勢做即日鮮,玩細期,跟勢走一轉淡倉,只要跌百多點便走人,一張執千多元,不用擔驚受怕,因為每點只要十蚊雞,上落殺傷力相對有限,始終是富貴險中求,今次求得到,又賺一頓豐富晚飯。


不過,有風險不代表等於冒險,前者是計好數,如出現最壞情況應怎樣辦等考慮清楚,像市況逆轉,就不要拗氣一樣。禤中怡見到聯想(992)話走去北美洲的墨西哥設廠,心裡就涼了一截,因為香港上市公司在當地損手的多,成功個案就似乎未見。


最經典的是當年偉易達(303)收購美國朗訊,接收位於墨西哥的工廠,以為是筍貨,因為與營業額貢獻最大的市場、即北美洲,夠近也,運輸成本必低,兼享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優惠,消除貿易壁壘,豈知事後才發現墨西哥生產成本竟是內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的3倍,就是計及省下來的運輸成本,也根本無從競爭,之後就要經過一番折騰才能擺脫惡運。


至於德昌電機(179)於04年為重組墨西哥製造業務,將生產設施遷往內地,中期業績已顯示遣散費及其他費用達1,000萬美元(約7,800萬港元),認真慘烈!當然,也有幸免於難的個案。創科實業(669)曾收購的一間瑞典公司,原本有意於墨西哥開廠,但及後發現當地工人的工資,等於美國工人的80%,遠高於內地;最重要的是,當地支援工業不足,零部件缺乏,相反在內地生產,雖然付運期較長,但長遠計依然有著數。


聯想今次如此有信心,相信必有「妙計」存在,如距離客戶夠近等。不過,除此之外,實在看不出有甚麼好處。若果怕產品腐爛,需盡快到達銷售地點就無話可說。此外,儘管生產邁向自動和機械化,但仍講求工藝技術,中國工人身在世界工廠多年,技術應可看高一綫吧!由於電腦今日已成消費品,生產成本真的能夠與內地生產設施相比嗎?


任天堂業績好 獎金收到手軟
禤中怡曾於4月初提及任天堂(NINTENDO)有前景,皆因人手一部,業績怎會差,原來揭盅後盈利升幅高達4倍,認真威威!


公司業績好,員工也可受惠,原來在日本今年企業夏季獎金排行榜中,任天堂公司的員工於夏季獎金便榮獲全日本第一!由於NDS和Wii兩部遊戲機的銷量佳,平均每名員工的獎金達到1,694,060日圓,折合約11萬港元,好過出雙糧!至於奪得第二位的,就是剛壓倒美國通用汽車(GM),成為全球第一大車廠的豐田(TOYOTA)也,但所得獎金平均較任天堂的少264,060日圓(約1.7萬港元),即約10萬港元。


由於日本企業一般分為年中(夏季)和年末(冬季)兩次派發獎金,大企業一般全年獎金總額,分分鐘可以高達月薪的4個月,真的令人羨慕不已。


一般大學畢業,剛進入社會的,月薪可能只有20萬日圓(約1.3萬港元),假設任天堂一般員工加入公司一年後,月薪亦只有22萬至30萬日圓(約1.4萬至1.96萬港元)的話,那份獎金就認真重要,畢竟當地生活水平非低,食碗拉麵都要800至900日圓(約52至59港元)啦!份薪水好快消耗掉,所以獎金絕對是不可忽略的。


(7月28日刊於《am730》)

Thursday, July 26, 2007

恒指新高靠新貴

淡友昨日找滙豐控股(005)、中海油(883)、建設銀行(939)和工商銀行(1398)4隻股份來祭旗,就將恒指拉低逾97點,佔全日下跌110點的88%比重。


無疑,現貨月期指下周一結算,昨日成交合約逾7.5萬張,而8月期指交投亦增至超過2.3萬張,反映轉倉活動頻繁,可能對指數構成影響。要指數向下,滙控成主要目標,淡友竟能在開市即「質低」高達2.6元至142.7元,但血肉長城迅速湧出,大手掃入,部分金額以幾球幾球計(每球即100萬元),之後企在143元以上爭持,早上中段有一手62.9萬股湧入,做144元,交易額超過9,000萬元,為鎖定企高一級,隨即在144.1元再掃50萬股,盛惠7,200萬元,之後一直在144元附近買賣,但最終無法收復失地,跌1.5元,收市見143.8元,成交額56億元,成跌市主兇。


好淡角力,港股成交又達1,016.3億元,但大市能夠有如此氣勢,真的要多謝恒指服務公司改變計算方法,緊跟內地熱,才可以讓恒指有今日強勁表現,或許間接削弱造淡能力。


恒指服務公司於3月12日起加入中國人壽(2628)和中國工商銀行(1398)兩隻國企股後,國壽股價於加入前,即3月9日的收市價才21.5元,若果與昨日收市價32.75元新高計,國壽股價已累增達52.3%之多!至於工商銀行加入恒指前的股價只有4.4元,雖然昨日跌至4.9元,在過去4個多月也累計上升11.36%。恒指隨後於6月4日又增添中國平安保險(2318),在成為恒指新貴前,股價為47.05元,昨日更逆市攀上65.8元新高,在短短個多月間,累積上升39.8%!


這3隻股份於5月中時,佔恒指比重才7.55%,但這些重磅股對恒指的貢獻絕對不小,皆因屬於業務增長強勁(平保話盈利升1倍,工商銀行話中期盈利將增長五成以上),試問有那些藍籌股能有如此表現,而之前的歷史數據已經過時,故此吸引投資者吸納,股價向上,自然推動恒指向上。更重要的是,恒指服務已準備在8月10日又檢討指數成分股,故此大家又要開始尋寶,當中有36隻候選國企股可隨時變恒指新貴,會否再加中資銀行股如交通銀行(3328)和招商銀行(3968),或加隻玖龍紙業(2689)呢?


對沖基金搶灘
英國對沖基金RAB Capital用1,300萬英鎊(約2億港元)上月購入以香港為基地,有5年歷史的Pi Invesment後,已從總部倫敦抽調員工來港協助擴展集團首個海外據點。RAB Capital只有8年歷史,但增長強勁,截至6月底管理的資產總值已達67億美元(約522億港元),而近期就在亞洲進行兩項收購。該對沖基金肯遠道而來,行政總裁Philip Richards的答案與同行相類似,雖然日本和南韓市場很重要,但主要還是看中內地市場。


至於資金絕無問題,Hedge Fund Research(HFR)一份報告發現,第二季有587億美元(約4,578億港元)流入對沖基金,僅比首季創新高金額略低,當中投入基金中的基金(Funds of Funds (FOF) )更比首季急增1倍至7,450億美元新高,令對沖基金總資產更達1.74萬億美元!


對沖基金於第二季平均回報增4.77%,當中新興市場回報8.85%更佔鰲頭,今年以來更已升14.75%,由於亞洲就是新興市場之一,難怪他們也要做過江龍,要來搶一份。


(7月27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July 25, 2007

屢破高位小心變麻木

大市不斷創新高這個事實,恒指向24,000點進發相信無人有異議,就像美國樓市雖然有危機,但從高盛出身的保爾森卻能將美股舞得如此好景,道瓊斯指數繼上周五破14,000點後,過去兩日雖回落,但試問企穩在14,000點以上,對這位投資專家來說,又有何難度呢?


由於高位破極都有,恐怕投資大眾已感到麻木,皆因愈升愈有,以為會調整,豈知又續向高位邁進,而藍籌國企指數成分股股價創新高,更已是司空見慣。不過,作為精明投資者,禤中怡又要發出警惕訊號,時刻留意大市趨勢,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因為當大家習慣大市向上,不感到恐怖之時,大鱷就會在暗處出現,隨時用藉口掉轉槍頭,咬你一啖。


中國平安保險(2318)話中期盈利大升,其實屬預期之內,但升足超過1倍,就認真厲害。盈利能夠升得如此幅度,投資定必採取相對進取的策略方可有此表現。自從准許內地保險公司投資證券後,作為管理高層,一定會把部分投放於定期存款和債券等固定收益投資產品的資金抽出來,轉而參與股票投資,剛巧內地股市向上,累計升幅驚人,單是來自股票方面的投資收入就已經不得了。


保險公司又准拓展銀行業務,如平安保險已投資平安銀行和深圳市商業銀行,而近期中信銀行(998)、招商銀行(3968)和工商銀行(1398)也表示盈利將大增,反映其他內地銀行的業績也差不到哪裡去,只是增長幅度多與少而已。未來還有否增長空間呢?有,一來以QDII(合資格境內投資者)方式,把內地資金投放海外市場的規定尚未推出,一旦落實,又可調撥資金往海外,像兩間大型央企投資黑石(Blackstone Group)和巴克萊(Barclays)般,找尋高回報收益和資產增值機會。此外,如果監管機構進一步放寬投資股票佔資產的比重,意味投資收入有機會進一步攀升,就像一隻可以投資A股和債券的均衡基金般。面對這些利好因素,相信連公司管理層也會被前面的樂觀氣氛所包圍。


不過,面對經濟好景,其實上市公司管理層擔當的角色更形吃重,特別是在風險管理方面,因為手頭投資已膨脹至一個地步,需注意任何風吹草動,畢竟在升市中搵食,始終較容易,但在風險出現前能夠抽身而退,方為大師傅。


全球獨立風險諮詢機構甫瀚,剛發表一份有關香港公司的風險報告,當中訪問了54名上市公司高層如行政總裁、財務總裁和營運總裁等,發現原來有78%的香港上市公司,在辨識及管理潛在重大風險方面並不「十分有效」。在風險管理能力方面,大部分公司雖認為自己在過去兩年已有改善,包括引入內部審核等程序,但只有少數公司認為能夠在業務增長和控制風險方面取得有效的平衡。


此外,報告認為不少香港上市公司目前皆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及能力,例如設立風險委員會或專責風險總監一職,甚至在採用風險管理守則方面仍有不足之處。不過,相對內地上市公司,香港同胞或許可拿安慰獎,因冠軍由內地上市公司奪得,由於僅9%高級行政人員認為公司能十分有效辨識或管理各項潛在重大風險。


至於其他國家方面,認為能夠有效處理風險的,美國的比率達53%,英國和意大利亦有逾35%,外國的月亮又似乎特別圓。


(7月25日刊於《am730》)

Tuesday, July 24, 2007

經濟日報又有新搞作

今次肥佬黎又有新對手挑戰。在中環圈中得知,由石老師(石鏡泉)主理的經濟日報集團(423)正密鑼緊鼓,準備大展拳腳出新雜誌,但並非像以往般,作多元化方向發展,推出如《U Magazine》和《Take me Home》的休閒雜誌和地區報紙,而是重歸老本行,打算推出一本與財經相關的雜誌,甚或是與《壹週刊》打對台也說不定。


禤中怡不認識該集團的「大腦」,即主席馮紹波和麥華章,但說經濟日報新雜誌的假想敵是《壹週刊》的立論,主要是與投資界的朋友談起,發現該集團發展新刊物的策略相當有趣,他們喜歡先在市場設定一個假想敵,然後重點出擊,實行在對手開拓的市場中分一杯羹,而且有對手先行,投資風險相對下降。如《U Magazine》就與另一本休閒雜誌《新假期》在風格上十分類似,而免費報章的出現,好像又引發他們推出地區報紙的念頭有點關係。


由於股市旺,財經分析需求亦少不了。目前,市面上多本財經雜誌刊物均有一定的讀者支持,聽聞《經濟一週》在過去一年銷量都有上升,而財經和理財書籍熱賣更已是老話題,自然為該集團提供市場空間。


至於今次的假想敵《壹週刊》,話雖面世多時,但同類對手只有兩、三份,財經加時事的配搭,對馮紹波和麥華章來說可謂駕輕就熟,兼且已建立專業形象,正醉心於網上直播室,看好電子時代的肥佬黎,可能要小心自己腹背受敵。


聽聞籌辦新雜誌這個Project已經展開,並已向其他傳媒中人挖角,可望於年底前面世,並且會採取周刊形式推出,而之前的籌備工作也絕不馬虎,所以最快下月或已開始準備試刊工作。


出版形式據說會像時下流行的雜誌般,實行一期兩本的包裝方式搶客,相信可以在內容上更具彈性,而且或可利用同系資源,效益自然有所提高。


主理人聽聞為該報的孫運喜。他早年在《經濟日報》工作,曾跳槽往《明報》,協助該報開拓投資版,之後又重作馮婦,返回經濟日報集團,於05年時擔任該集團旗下《投資理財周刊》研究部主管一職,去年底更有本《股海淘金──精選股份獲利法》大作,要在股海中覓明燈,單是他這個名字,要找一班支持者絕對不難。


其實,如果留意於月頭出爐的經濟日報年報,當中主席馮紹波所作的主席報告已提及,經濟日報集團將繼續擴大其版圖。馮主席話,正研究其他媒體相關項目,如評估正面,其中一項將於今年稍後時間落實。他亦表明薪酬支出必隨新增業務而上升。


自港交所(388)實施「披露易」計劃後,即上市公司只需將通告上載至港交所網站,便無需將通告刊登在本港中英文報章各一份後,該集團旗下那份《經濟日報》的「厚度」與以往已略有分別,而像舊時中國工商銀行(1398)上市新股分配結果那疊厚厚的資料,相信不會再在報章刊登,代表報章傳媒少了一個過去穩定的收入來源,所以該集團將刊物多元化,希望可將廣告交叉銷售,由報紙至雜誌廣告都可盡「攬」無遺的想法是十分合理的。至於這本新雜誌會否為市場掀起另一場角力,定位甚至會不會是一本亞洲版的《Fortune》呢?真的令禤中怡十分期待。


(7月24日刊於《am730》)

Monday, July 23, 2007

Linus看數碼港

書展湧出不少新書,禤中怡一下子也消化不了這麼多寶貴材料,但看到Linus,即曾任香港電訊總裁,前電訊盈科(008)副主席張永霖的新書「成功路」(圖),不禁拿上手細味。雖然書中未有提到他與Richard Li(電盈主席李澤楷也)之間的事情,有的只有以前在國泰(293)和香港電訊的往事,殺傷力不強,但其中有一篇卻似乎顯示他對李澤楷某些決策的不滿,未知是否在述說以往被打入冷宮的一點一滴。


原來當年由盈科數碼動力於99年牽頭搞出來的數碼港項目,張永霖認為對香港是一個沉痛的教訓。


他在書中談到香港經濟前景時指:「經濟轉型,也要揚長避短。不自量力、異想天開的事,盡量少做或不做。你要把香港建成科技研發中心、亞洲的矽谷,用心良苦,但一無科技基礎、二無科技人才,三無科技實業,四無科技領導精英,只是心血來潮,信口開河,結果在這種思維下形成的數碼港變質成為一個房地產項目,不僅浪費資源和壞了規矩,也損害了香港的國際形象。」從這段小小評論可見,Linus個人亦反對這個數碼港項目,而且一針見血道出因由,並非無中生有。


話雖Linus在書中談到管理之道,特別在國泰和香港電訊工作期間如何化解工潮,以及辦公室政治問題,奈何面對真實環境,公司被併購,香港電訊變電訊盈科,始終敵不過公司易手的大權旁落命運,多少反映打工仔的悲哀。


不過,該書提到的人和事都值得回味,有些的確鮮為人知。中間部分更加插了他的投資經驗和真實故事,簡單易明,或許他可考慮改行寫理財書籍,分分鐘挑戰那些大學博士兼亞洲股神。


他在書中最尾部分提到:「如果你們喜歡,我還會寫下去的!」相信大家最渴望看到他和Richard Li之間的故事吧!


解不通的網通
重磅股業績期即將展開,估不到中國網通(906)先行一步,有報紙竟然先「披露」其業績表現,企業管治水平確有檢討必要。


其實,傳媒要搶新聞,不夠驚天動地泣鬼神的怎能爭取到版面刊登呢?所以上周《上海證券報》和《國際金融報》均引述網通(香港)有限公司管理層人士消息指,初步數據顯示其今年上半年稅前利潤將較去年同期跌6.9%至91.17億元人民幣。


網通董事會何時開會,討論中期業績報告,還未有正式公布,料不到市場先有消息。更難得的是,有聲稱網通發言人的代表卻又向本港傳媒指其管理層無接受任何訪問,數據亦來源不明,報道所指數據不正確。究竟那名發言人又是不是真的呢?那份報告的數據為甚麼又知道是錯的呢?


不過,投資者最醒目,網通上周三出現該「新聞」後,股價即跌至20.3元收市,單日就不見了2.34%,而成交股數更由前一日的685萬股急增至當日的1,130萬股,那麼這宗「新聞」究竟對股價的殺傷力又有多大影響呢?


禤中怡知道難以掌握真實情況,故只有提出疑問,供大家研究外,最重要的是,做裁判的港交所(388)又是不是對那兩份內地報章的報道不感興趣呢?之後有聲稱網通發言人的代表又發表反駁言論,港交所更是毫不在乎?禤中怡往港交所網站查看,直至昨日為止,網通連一份就業績傳聞的聲明也沒有,令人摸不著頭腦,莫非藍籌股真的有特權?今日二三線股的頭頭只是想爭取多一點版面曝光,稍為講得過火一點便遭港交所查詢,兼要刊登澄清聲明,但今次重要到不能再重要的業績傳聞卻不當一回事,應該怎樣解釋?其實,《上海證券報》和《國際金融報》來頭不小,前者屬監管機構如銀監會、保監會指定披露訊息的報章,後者則是由人民日報社主管,若今次所披露的訊息非真確,且如聲稱網通發言人的代表指網通管理層無接受任何訪問,即代表該份報章做「假新聞」?該兩份報章又有沒有跟進呢?


(7月23日刊於《am730》)

Friday, July 20, 2007

私募基金大手筆

港股坐了一陣過山車,可見在窄位爭持之激烈,初步看好友仍佔上風,期指在高位結算機會大,而且在高位打底多日,相信恒指交易區域已進一步推高。


禤中怡提出大笨象何時跳起,滙豐控股(005)真的升足6個交易日,話雖升幅十分濕碎,累積才1.8%,但已支持恒指「抵抗」淡友。該股昨日曾高見146.8元,惟始終有角力,收市仍升0.1元至145.8元。


另一股勢力非由李嘉誠領導的長實(001)及和黃(013)莫屬,前日話尾市支持力強,估不到抖一日後,又大發神威,證明買盤非弱。該兩間公司正式公布於8月23日開董事會會議,審閱截至6月底中期業績,即李主席想再入貨就要看時間了。


和黃股價造好,一邊話3意大利賣發射站資產,然後租用,與現時香港的3G業務外判予NEC負責營運有所不同,因為是賣資產,即可變現外,更可賺多一筆。該集團賣資產所帶來的特殊盈利已定,即使3G業務續虧損也無有怕,而其他業務在經濟向好的情況下,理應要有增長才可作交代,變相盈利增長相信已成定數,惟一不變的,恐怕是不像部分藍籌股,增加派發股息金額,繼續期望資產增值。


其實,近來資金找出路的情況有點像科網熱潮般,當時風險基金只考慮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是否漂亮吸引,是否真有盈利則非短期思考的問題,而目前較慶幸的是,那些資金追求的是實質回報,並非僅要求瀏覽量等表面數據,故此,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投資,是否已進入瘋狂局面就見仁見智。只要資金供應源源不絕,大家就要追逐下去。


像香港建設(190)引入美國私募基金Cerberus做主要股東就可見一斑。大家可能對該基金較為陌生,但只要記得該基金拿下佳士拿(Chrysler)這間美國著名汽車公司股權,並且更曾經於03年與長實副主席李澤鉅就爭奪加拿大航空一役中勝出,就知道該基金非浪得虛名。


Cerberus今次大手買香港建設新股,涉資已達31億元,再加抵押貸款5億美元(約39億港元),即合共拋出70億港元入股一間香港上市公司,兼只做第二大股東角色。對該基金來說,從表面看這筆資金不算少,與其Buyout fund風格不同,因甘願做「二奶」,不像其他投資般擁主導地位,究竟是市場機會不多,願意降低要求,抑或是需專注應付本土戰線,暫且先扮演被動投資者,只派一名非執行董事負責觀戰,還是另有所圖呢?


不過,這項投資先贏帳面利潤,因為香港建設股價昨日最高曾見3.5元,收市仍企在3元以上,報3.11元,升6.5%,由於Cerberus入股價才2.273元一股,代表帳面已獲利近11.5億元!與認購新股的資金比較,即投資回報已達37%,試問私募基金怎能拒絕這些投資呢!


人民幣匯價變革兩年小結
明日,就是內地政府將人民幣匯價大幅調整兩周年的大日子,禤中怡也要學人懷舊一番。記得當時人民銀行修改人民幣匯率的制度,由與美元掛鈎的匯率計算政策,改為與一籃子貨幣掛鈎,令世界震驚,同時又把兌美元匯價即時調高2%至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埋下日後市場進入亢奮狀態的催化劑。


首先,人民幣匯價經調整後,升值前景迅即熱起來,究竟兩年來升了多少呢?以昨日收市價計,即每1美元兌7.5632元人民幣計,自改革匯率機制後,原來已經累積上升6.74%,雖然幅度不算好大,但海外資金面對這種匯率升值形勢,肯定又引新一輪海外資金投資內地的熱潮。


這種改革匯率的趨勢亦間接令美元的強勢地位有所動搖,君不見有些國家的中央銀行增加美元以外的貨幣資產嗎?中東之前有些國家將其貨幣匯價亦與美元脫鈎,多少反映中國的貨幣政策的先知先覺。


至於內地13億人口當年所持的人民幣,在不知不覺間已有賺,口袋裡都漲了起來,但可能要兌換為美元往外闖時,才感覺得到那份優勢,留在內地時實質變化不大。


雖然匯價強,但內地通脹亦因資金湧入而更厲害,相信內地同胞如果湧來香港或東南亞地區購買心頭好,那叠人民幣才更好使。可惜,對香港人來說,到內地消費就認真不實際了,雖然內地現時生活水平仍與香港有距離,但拿著港元換人民幣,先不見了一截,回到內地使錢又遇上通脹,購買能力又再被削弱,日後會否令港人更願意留港消費呢?零售股又會否進一步造好呢?


(7月20日刊於《am730》)

Thursday, July 19, 2007

惠理第三季登場

連同明日掛牌的翔龍基金(820),及於下周四上市的天工國際(826)後,相信新股上市潮又暫告一段落,畢竟辛苦了幾個月時間,賓架相信也要抖抖,齊齊去放暑假,然後才再搏殺過。


不計從創業板轉主板的股份,今年以來,已經有44間公司招股集資上市,認真熱鬧,但市場蓬勃,不代表賓架做夠quota,可以有生意不做,下半年要繼續搶生意。禤中怡便聽到曾經獲獎無數的基金公司Value Partners(惠理)傳聞已獲批准在香港上市,集資額達2億美元(約15.6億港元),預計在本年第三季正式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


由於聯交所不像外國交易所如Nasdaq般,包括公布獲批上市、正在申請上市、甚至撤回申請上市的公司名單,禤中怡只能從投資界好友中求證,誰不知他隨手就拿出物證來 - 原來是麥格里即將推出以投資於中國地區之新上市公司基金資料,當中提及下半年籌備上市的公司名單,由著名基金經理謝清海主理的Value Partners當然榜上有名。


要講Value Partners,禤中怡先要申報利益,我已持有多年由Value Partners管理的數隻零售基金,包括專注投資於亞州,特別是中國的惠理價值基金(Classic Fund)以及其中華ABH基金,顧名思義就是投資於內地A股B股及香港H股的基金,今年以來的回報率分別為30.4%及37.5%,成績OK吧。禤中怡欣賞惠理基金表現較平穩,更精於挑選投資於一些被市場忽略的公司,補足及省回禤中怡不少精力。當然,投資以上兩隻惠理基金也要考慮其買賣彈性較低,分別是每周三及隔周才可買賣,不一定適合只想極短期靠股市波幅賺錢的人。


最近,該公司從金鐘力寶中心搬到PP3(太古廣場3期),更全面革新了公司網頁,有消息指他們已在籌備以農業或環保為主題的基金,但只聞樓梯響,不知是否與上市有關,而遲遲未有人下來。不過,有人就擔心惠理管理層專注搞公司IPO,甚至借此機會套現,就會忘卻本業,小心!


有趣的是,惠理剛於3月底將旗下Value Partners China Greenchip Fund Limited撤銷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這間簡稱VP Greenchip的公司主要投資在大中華地區的上市及非上市公司,持有的資產有內地B股和一堆H股,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857)和中國神華能源(1088)等,奈何管理層統計顯示股價長期較資產淨值為低,以去年為例,折讓幅度介乎3%至16%,故此撤銷上市地位好過。


由於投資內地熱潮一直未有冷過,而且最近類似形式上市的投資公司股價飛升,比資產淨值高出數倍屬等閒事,那麼是否反映其掌握投資時機的功力呢?


不管惠理上市能否真的為你上市兼且惠及你,我想惠理公司的口號“Investing through discipline”還是很值得大家深思!


另外,就讀者Jay Jay的查詢,想知道多點有關早前提及的Pre-IPO fund的資料,禤中怡所指的是一些Venture Capital Fund(創投基金),專注於投入資金在一些有IPO潛力的未上市公司。這些創投基金的典型回報是,當被投資的公司日後上市時,或之後售出其持有的股票。說實話,由於投資金額較大,一般小投資者是較難參與的。


(7月19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July 18, 2007

長和尾市支持強

港股果然有運行,美股升,好友又出動,滙豐控股(005)繼續做龍頭,淡友想藉調整推低大市,甚至拋出內地宏調再現,加息在望等負面消息,但都無損恒指開市即逐步向上,又破23,000點,淡友恐怕也要投降。


李嘉誠像上癮般,密密吸長實(001)股份,昨日亦出現289宗大手成交,涉及430萬股,尾市更咬住在1毫子之間爭持,先在109.7元擺下7.9萬股,涉資867萬元,之後再掃兩大手,每手逾4萬股,叫價進一步推上109.8元,但有人在109.5元排隊沽共1.1萬股,但大戶怎會功虧一簣,實行拋逾200萬元,在109.7元再掃2萬股,收市升至109.6元,升2.3元,成交額5.57億元,昨日李超人又有否入市呢?


至於隻和黃(013)也再破84元,最後5分鐘更獲大戶從84.2元開始大手買入,一直衝上,至84.5元又有2萬股承接,總值近170萬元,最後能夠以84.3元收市,升0.45元,絕對不失禮。


由於兩隻股份即將公布中期業績,李嘉誠需按例暫停增持股份行動,而失去這個大靠山後,這段時間對淡友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但會否又被挾就要考眼光了。


談起長和,禤中怡的朋友交來一份admanGo的廣告開支調查報告,發現和黃旗下百佳超市和長實於上半年大增廣告開支19%和1.59倍,成功打入上半年香港10大最高廣告支出的第二和第九位,反映賣樓和賣雜貨食物同樣重要。但最大花費的廣告商卻是他的的兒子李澤楷旗下電訊盈科(008),涉及高達9,500萬元,增長63%。


不過,兩個傳統廣告大戶,滙豐銀行和麥當勞的廣告支出卻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莫非看好後市,下半年才加碼?


另一個有趣現象是,半年新股興旺,共有三十多間公司在香港上市,為提高投資者的興趣,兼進一步建立知名度,其中不少在香港有業務的地產或零售公司在上市前的一個月都會大灑金錢賣廣告。


其中花費最高的首推碧桂園(2007),在2月及3月共花1,700多萬元,所涉金額是該公司去年同期廣告支出的5倍!難怪4月上市就有好表現,即使以昨日收市價7.27元計,依然比招股定價高出35%。


至於以Walker Shop品牌賣鞋的盈進集團(1386)也不遑多讓,5月的廣告金額已經比去年同期多9倍。另一間也是賣鞋的百麗(1880)更首度推出電視廣告,於5月合共在廣告花費逾400多萬元,是去年同期的四十多倍。兩間公司股價依然高於招股定價,莫非廣告效應如此神奇?


不過,且看稻香(573)在5月的廣告支出較去年同期大增逾1.7倍,奈何股價昨日只收3.05元,與招股定價3.18元比較,仍跌4%,即持續潛水也!



造紙股印銀紙
造紙是否等於印銀紙就未知,但幾隻造紙股卻上演一幕上升大合奏。由紙貿易進一步拓展至製造業的森信紙業(731)周一披露買入製造牛卡紙等產品的江蘇遠通紙業99%股權後,股價已展開升空之旅,估不到加上理文造紙(2314)業績對辦,令森信股價昨日暴升超過七成,股價迅即破1皮,曾高見1.61元,差不多大幅上揚近80%!收市仍錄得70%升幅,報1.53元,市值增至6.56億元。
理文造紙股價亦以接近全日最高位收市,報30.1元,漲11%。曾膺新股王的玖龍紙業(2689)也不

失禮,股價曾破23元,收市升6.79%至22.8元,成交額3.58億元。


森信紙業能夠有如此氣勢,相信拜紙品市場需求強勁,與及玖龍紙業這個範例所支持。不過,看到森信已發行股本才約4.29億股,但大股東自己都持有69.11%股權,即逾2.96億股,代表街貨流通量才不過1.32億股,當中有多少是自己友好捧場更屬未知之數,貨稀程度可見一斑,以該公司昨日成交量超過6,700萬股計,差不多一半街貨曾轉手,反映買盤意欲相當強勁,但大手交易有限,或者散戶已撤退,是否盡入強人之手?


查實這間已經有42年歷史的公司業績穩定,兼有息派。做紙品貿易行業,影響盈利變化的其中一個主要因素就是紙價,因邊際利潤變動有限,如紙價向上,即使銷量不變,每宗生意營業額亦跟隨增加,盈利也會水漲船高。投資這類股份時,需注意市場供求關係,如森信自己曾在06年的年報中指市場有多條造紙生產線投產,而在07年度中期報告亦指紙業供應過剩和競爭激烈,反映可能影響業績表現。


(7月18日刊於《am730》)

Tuesday, July 17, 2007

大戶撐滙控高收

港股輕輕調整145點,因為有大笨象滙豐控股(005)出手,股價逆市上升,恒生指數變相跌少咗。至於現貨月期指未平倉合約仍有逾13.4萬張,相信部署好倉的大戶似乎不想調整得太大,加上利用輪流炒藍籌股戰術奏效,恒指繼續在高位爭持機會較大,如果美股又癲過,今日港股續有運行。


滙控尾市其實獲大戶力頂,如在最後兩分鐘便有多宗在市價以上錄得的成交,有兩宗在股價144.8元成交的股份各佔15.3萬和9.9萬股,即涉2,215萬和1,433萬元,之後更有大戶在144.9元落一口23.6萬股,交易額達3,420萬元,進一步鎖定股價企穩在高位,更以迫近145元收市,報144.9元,反升0.5元,顯示有心人支持到底。


禤中怡亦相信稍後有分析員推出滙控的中期業績預測報告時,可能又會話,由於英鎊匯價強勁,滙控於英國的業務轉換為美元時,可獲匯兌收益。此外,全球經濟表現良好,各地股票市場又高漲,單是證券買賣業務加融資部生意應該不俗,非利息收入業務增長料亦問題不大,至於最負面的美國次級按揭問題,相信他們又會話有關影響已淡化云云,總之有好消息跟尾。


「中國」投資公司齊飛升
藍籌股轉爭持,「中」字輩股份卻鑊氣強勁,但並非甚麼國企股,卻是一眾有「中國」兩個字的投資公司股份。中國創新投資(1217)竟然單日急漲73.17%至0.71元,總之升到你唔信,但需注意的是,中國創新投資於6月底資產淨值才0.0959元,即股價較資產淨值高6.4倍!


此外,中國金融產業投資(1227)和中國投資基金(612)亦分別大升48%和46%至2.22和0.66元。不過,這兩間公司的資產淨值於6月底亦僅為0.115和0.16元,反映股價也被炒高過資產淨值的18.3倍和3.1倍!


還有隻德泰中華投資(2324),股價也上揚35.8%至0.33元,如果又同其資產淨值0.178元比較,股價亦也高出85%。這四隻股份能夠有如此升勢,自然輕易成為昨日十大升幅股份的一分子。


這些公司其實是根據《上市規則》第21條成立的投資公司,該條例規定,該等公司參與任何投資時,都不能持有有關項目逾30%的投票權,而且在借貸方面設有限制,例如借貸總額不能超過其資產淨值的50%,否則需獲股東批准方可。


此外,這類公司都需要委託投資經理負責投資項目,營運模式與一般上市公司直接持有業務營運,或者像和黃(013)般的控股公司方式有點不同。


這些公司投資上市及非上市公司,每個項目所佔其資產淨值也有限制,且投資時所持股權最多為30%,即代表無控制權,即只能扮演被動投資者角色。此外,他們投資的非上市公司究竟如何估值,日後如何套現等都是問號。


由於這些公司直接將資金用作投資,故計算價值時,亦以資產淨值作為參考數據,因為投資愈成功,即買入的資產提供增值回報,本身資產淨值亦會水漲船高。今日這些公司能夠有如此表現,「中國」因素相信是僅有的解釋。話雖這些公司的股價並非乾升,不是用些少錢便將股價掃上去,如中國創新投資昨日成交額便有7,597萬元。


不過,散戶參與這類公司投資時,切記要計算清楚其基本因素,究竟內裡有甚麼投資等等,而且有些投資公司正進行供股集資計劃,對股價影響有多大,亦屬不明朗因素,故此若果純粹跟上車走兩轉,就要小心。當然股市炒前景,股價走前一大步亦不足為奇,禤中怡亦不想阻人發達。


(7月17日刊於《am730》)

Monday, July 16, 2007

怡翠軒Miso變身在即

酷熱天氣難捱,禤中怡剛走上街,就被那個毒太陽一照,已經想掉頭回家,再淋一個冷水浴消消暑氣。但最凄慘的,還是披著老西的中環一眾賓架莫屬。


走在中環,好彩的話,經置地廣場及伸展開去的天橋前往各處,都可享有空調招呼,若要行街,恐怕熱出一身大汗必無走雞。不過,可能總有一次要經歷滿身臭汗的機會,皆因在午飯時間,總不能留在室內,餐餐叫外賣吧!兼且人人叫外賣,等待需時,倒不如自己落街搞掂!


講起食飯,禤中怡相信賓架們遲些又少了兩個落腳點,因為怡和大廈,即以前的康樂大廈,在地庫內擁有多間美心集團的食店駐守。除了知名的潮江春外,還有怡翠軒和Miso。不過,原來後兩者已落實於本月底關門,但並非結束營業,只是齊齊進行內部翻新裝修工程,而門市的全新面貌則最快也要在12月才會重開。


怡翠軒這間館子提供粵菜,味道著實不俗,禤中怡的朋友當年還選擇在該店擺設結婚宴會,皆因可筵開23席,兼且氣氛好,散席後賓客也可揀地鐵、巴士,幸運的話,更可趕搭尾班天星小輪回九龍也,皆大歡喜。禤中怡偶然相約朋友食飯,怡翠軒也是考慮之列。


至於Miso則屬該集團的日本菜品牌,提供127個座位,氣氛相當不錯,食個套餐有數計。這兩間門市暫停營業,相信附近同由美心集團負責的高級食店生意必更興旺,像交易廣場The Forum的洞庭樓,與及同位於怡和大廈地庫的潮江春等。


話雖股市暢旺,經紀佣金勢必水漲船高,不過,對證券經紀朋友來說,花錢上酒樓和高級館子用午膳卻不一定是首選,有時可能只有走去快餐店,買個飯盒,然後回公司慢慢享用更佳,因為今日股市成交那麼大,絕對不能在交易時段隨便失場,故此在午市兩點半開始前,已要在公司坐鎮,真的是食得匆忙。


當然,如老外般麵包搭咖啡也可充飢,禤中怡亦喜歡在置地那間Three Sixty買麵飽,特別在下午茶時段,買個迷你蘋果批和菠蘿批,再加一杯紅茶,又可再搏殺,可惜最近發現每個索價已由以前的4元增至5元,加幅高達25%!你話搵食是不是很艱難。


以前在華資賓架中,恒生銀行(011)最有人情味,在舊恒生總行大廈內設有飯堂,員工可享受優惠價的食物,兼且不用同人迫,真的令人羨慕,可惜已成往事。至於在中環邊緣地區,如花旗銀行大廈或中國工商銀行大廈上班,選擇就認真有限,由於附近未有太多食店,只有can.teen等食肆,或者只可走去對面的長江中心,實行同該物業返工的OL搶買大家樂快餐,否則,莫非要走上聖約翰大廈,搭纜車上山頂吃Burger King?


若果也想嘗試中環酒樓的美食,禤中怡還是勸大家留待周日,即寫字樓的西裝朋友不用上班的日子才去光顧,起碼不用同人在銅鑼灣迫,而花費相差不遠。晚上一家人吃晚飯的話,其實有些食店只要先訂枱,亦能舒舒服服吃一餐,像在德己立街的寧波同鄉會的清炒河蝦、或走去經常獲介紹的香港大學校友會等食店。如果想嘆一杯星巴克咖啡,偏又在The Forum或IFC(國際金融中心)等熱門地點找不到位子的話,或可試試鑽入怡和大廈地庫那間分店,分分鐘有空位揀之餘,還會像禤中怡一樣,見到證監會主席方正的蹤影。



(7月16日刊於《am730》)

Friday, July 13, 2007

大笨象何時跳起

今日是7月13日,即「黑色星期五」也。禤中怡不迷信,只覺是外國人一種小傳統,提醒要多加小心,像港股前日受美國次級按揭債券評級被調低所影響而回落,像被針「拮一拮」一樣,告訴你大市會有波動,並非絕對好景,暗湧隨時出現,殺你一個措手不及,故要時刻注意經濟趨勢。


藍籌股中期業績報告期將展開,最快派成績表的,將是大笨象滙豐控股(005)和它的小象恒生銀行(011)也,料於本月30日公布。翻看股價,滙控表現可以用「失望」來形容,以昨日收市價143.7元看,單日的確升0.35%,但若以今年初至今的股價作比較,該股累積升幅僅0.77%!比恒指14.25%的累積升幅,可見跑輸幾條街,奈何就是美國次級按揭問題拖累營運表現,以及存在不明朗因素,令股價落後一大截。由於目前藍籌股已暴升的也七七八八,究竟大笨象會否再起動,抑或待公布中期業績時,葛霖主席為大家帶來「驚」喜呢?


不過,勝利依然沖昏頭腦,亞洲各地大市昨日又「癲」過,大家對港股挑戰23,000點又有憧憬。但需注意的是,昨日恒指基本上超過一半的升幅全靠中國移動(941)獨力支撐,皆因摩根大通吹笛,將該股目標價調高,由原來的83元上調至97元,足足增加16.8%,並維持其「增持」評級,難怪該股股價曾破90元,到底何時加入紅底股行列呢?摩根大通亦非單方面作判斷,原來分析員曾經與中國移動管理層會面,並且參觀了北京的電訊業發展後,對內地流動電訊業前景更樂觀。其他中資電訊股也帶挈受惠,同樣擁有流動電話業務的中國聯通(762)股價便升2.6%,中國網通(906)和中國電信(728)股價亦齊升逾1%。至於是否應上車死跟就自行決定。


有趣的是,倘若中國移動股價升至摩通所定的目標價水平,兼且滙控加入起動,有冇朋友可以解答,屆時恒生指數將會處於甚麼水平呢?


工業股四面受敵
所謂牽一髮動全身,摩托羅拉(Motorola)發出盈利警告,講明第二季虧損外,今年難望有盈利,因來自歐亞地區的銷售疲弱所致。該股股價從去年10月見26美元後,就輾轉向下,與高位比較已累跌31.6%,完全與美股向上表現格格不入。


同摩記有生意往來的晶門科技(2878)更率先發盈利警告,這間專做應用於手機集成電路(IC)解決方案的公司,股價跟隨表演高台跳水,最多跌16%,收市依然挫13.4%至0.97元,成交額達1億元,再一次證明「Low Tech撈嘢,High Tech揩嘢」,不能不服前輩名言。


所謂同人不同命,同遮不同柄,做家居產品的元昇國際(925)亦話失去一名大客戶,營業額大跌,兼且海外附屬虧損中期業績肯定見紅,豈知捧場客好像不捨不棄,收市仍升1%至0.48元。


其實,工業股的吸引力,在過去一段時間已被金融股和內需股所搶走,畢竟增長有數計,而且面對的問題不少,像內地調高最低工資,成本已經要加,而且人民幣升值,令一向以美元報價做生意的手法受到影響,雖然原材料或同以美元計算,但內地廠房的運作以「人仔」支付,分分鐘毛利便被人民幣升值影響,因為收到的美元轉換為人民幣後又縮水一截,試問辛勞工作的結果,就是被匯價蠶食,利潤增長自然有壓力。


(7月13日刊於《am730》)

Thursday, July 12, 2007

超級芬姐跳槽

昨天跟大家講「中」字基金吃香,負責管理的基金經理就更吃香。早前為恒生(011),特別是中港類基金立下不少汗馬功勞的恒生投資管理投資總監謝禮文已請辭,到依家仲係神神秘秘,未知「情歸何處」。有指他加盟私募基金,又有人話佢準備幫富豪打工,總之版本多多。


昨天禤中怡從投資界好友口中得知,傳出霸菱香港中國基金的Lilian Co亦已請辭。去邊?聽聞是被其他基金高薪挖角,相信要待她放假半年,過過冷河後才能揭曉。Lilian在商界打滾也有10年,初期在霸菱資產管理擔任台灣市場的分析員,直至2000年才正式參與實戰,成為亞太區證券投資小組的投資經理,並由2001年起,正式出任霸菱香港中國基金的基金經理,成為「芬(fund)姐」,而請辭前則負責中港和新加坡市場。


自從由Lilian擔大旗後,所管理的霸菱香港中國基金戰績相當彪炳,早兩日基金價格更衝破美金一千元大關,即每個基金單位要約7,800港元,而基金規模亦膨脹至高達300億港元。


自本年初起至前天為止,在短短7個多月時間,該基金價格從707.29美元升至1,035.33美元,增幅46.3%,對比同期恒指及國指的14.6%和27.9%升幅,勝負已分。若果你手持此基金5年,回報是344%,每年平均增長34.8%,絕對有交代。


細看該基金於5月底的投資分布,Lilian投資所選的股票在6月都是大旺特旺,如港交所(388)、招商銀行(3968)、廣州富力地產(2777)和中國交通建設(1800)等,每隻各佔其基金比重逾4%,試問買入當炒股,回報怎會差呢?也許你會話自己買股票便可以,何需找基金代勞,還要「未見官先打五十大板」,支付各樣費用?問題在於你有冇精力及能力去打理眾多投資,就算你付出1.25%管理費及高達5%的認購費,只要投資在管理好的基金,都一樣可以賺到你笑。


不過,畢竟基金是人管理的,某程度上,倘轉換基金經理,或會對基金表現構成影響,是好是壞就要用時間觀察。不過,過往的確有基金因其基金經理辭職而引發贖回潮。


除了基金界外,證券界亦忙於挖角,因為大市暢旺,金融機構最重要就是捕捉機會,盡快增加人手,應付湧過來的生意。例如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便從Big Sky Capital撬來Paul Schulte出任該公司首席亞洲(日本以外)股票策略師,而且更聘用多名高級分析師加入其亞洲隊伍,實行趁市旺擴張。Paul Schulte有15年研究股票經驗,之前的Big Sky Capital是一個總值3億美元的基金,他專責做投資組合經理兼新興市場研究主管。若果去《Financeasia.com》望望,轉工場面更浩翰,如巴克萊(Barclays)就從Calyon證券找來Aaron Tan 做董事總經理和香港區主管,以進一步拓展其投資銀行業務。不單是香港、甚至印度、台灣也有金融猛將轉工,真是不愁機會。本港銀行界亦相當熱鬧,禤中怡聽聞有美資大行的研究部主管亦已請辭,另謀高就。


其實,投資路上,禤中怡還是覺得有些事情是需要假手於有能者。好似最近禤中怡入股專注Pre-IPO(準備招股)公司的私募基金,確實要借助這些基金才可投資於一些Pre-IPO公司。光靠一己之力,恐怕Source deal(即尋找投資機會)都難! 任總,努力啦!


(7月12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July 11, 2007

「中」字基金吃香

內地經濟好,兩間中資銀行股率先報喜訊,工商銀行(1398)和招商銀行(3968)話中期盈利將大升,試問怎不會成炒上借口,股價再升5%和7.2%,收市各報4.97和28.25元。由於其他中資銀行股業績表現相信亦差不到那裡,中國銀行(3988)昨日便可以用落後造好,股價升6.59%至4.37元,成藍籌升幅之冠,近期活躍的建設銀行(939)也漲1.87%至6元新高水平。


或許只要有「中國」兩字便可賣個滿堂紅,滙豐那隻中國翔龍基金(820)雖然今日才截飛,但聽聞認購反應不俗。該基金屬封閉式基金,即不能贖回基金單位,但可以在港交所(388)買賣,參考的方式主要視乎基金的資產淨值等表現,且需留意市場供求關係亦會影響報價。


不過,傳統的基金亦要跟隨這股潮流。禤中怡了解,領先資產管理也正籌備推出一隻中國A股基金,最特別的是,將約75%基金資產投資一項與中信標普50指數表現掛鈎的歐洲中期票據(EMTN),餘下資產才投資與國企股或紅籌股掛鈎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s)。


該基金選擇掛鈎的中信標普50指數,其表現取決於50隻A股潛在升勢,若所揀股份質素較佳,指數自然愈好。該指數揀了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和中信證券等中資金融股佔主力。該指數一直跑贏對手,3個月回報便達45%,較同類指數如新華富時A50指數的37.7%回報優勝,如用長線計,3年回報率達2.1倍,相對新華富時A50指數才有約1.7倍回報表現,兩者分野更大。面對大市壯旺,投資產品選擇多的是,恐怕大家有點花多眼亂,兼有點驚惶失措,或怨自己遲入市,但禤中怡仍奉勸量力而為,分長短投資兩注,更要提醒精神,避免過度亢奮失去理性。


港人上網不及南韓忙
上網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否已達瘋狂地步呢?且看統計機構comScore於5月所作的亞太區10個國家及地區調查便知道。這調查估計用戶年紀逾15歲,只計家中及辦公室電腦上網時間,於星巴克或Pacific Coffee等網吧及用流動通訊設備如黑莓(Blackberry)上網的不計數。


香港人平均在一個月內,使用上網服務的日子就佔16.8日,差不多每兩日便要上網,若按小時計,則大約有25.5小時,數字屬較高水平,表現更與死敵新加坡的用戶習慣相似。至於全球平均上網日數和時數,分別為17.1日和25.2個小時,反映全球化趨勢一致。冠軍當然是南韓,滲透率不用多講,達65%,每月平均上網日數有17.4日,按小時計更達31.2個小時,認真投入。經濟強國日本的平均上網日數與區內國家相差不遠,但平均上網小時則只有19.2個小時,可與內地相比,可能與用戶出外使用手機上網較多所致,就是搭車時也不停按手機的原故。


用戶瀏覽的又是甚麼呢?調查發現亞太區用戶與全球用戶較喜歡選用Google非一致,而是揀雅虎(Yahoo!)。在10個國家及地區中,最多人選用雅虎的就佔6個之多,當中包括香港。內地、澳紐則選用微軟(Microsoft)的服務。Google無法打入所有地區的第一位,但已在8個地區打入三甲,若加強開拓市場,或在下一次調查追上對手也說不定。特別一提,內地同胞喜歡用百度(Baidu)和騰訊(700)(TENCENT)服務,未知對他們的股價會否有刺激作用呢?在內地冠以「谷歌」中文品牌的Google就要加把勁了。


(7月11日刊於《am730》)

Tuesday, July 10, 2007

機手最渴市

香港工業欠奉,又話係金融都市,但要在旺市中找高手則非易事,因為大家齊齊搶人,外資大行的魅力必勝本地經紀行。


同證券行高層談起,港股成交增多,生意的確比以前好。港交所(388)資料顯示,單是5月都有1.3萬億元成交額,比去年同期已大升85%,單日平均成交額也超過626億元,而上月20日更曾錄得1,222億元的破紀錄成交額,另外,該月還有3個交易日的成交金額能夠打入歷史10大成交額排名榜內,試問證券行的生意怎不做到手軟呢?


在證券行中,有一個所謂入機部門,其實就是負責落盤,即是將買賣指令輸入港交所的第三代自動對盤系統(AMS3)。該高層話,這類落盤員又稱為「機手」,講求要快而準,兼且今時今日交易量龐大,意味入盤量也相應急增,而且港交所過去已提升處理容量,一間公司股份在每個價位的輪候落單數量,由以往4,000個增加一倍至8,000個,同事要做到無錯就認真有壓力,所以這類專才不容易搵,有純熟技巧的機手就更渴市。


初級「機手」的要求不高,中五學歷也可勝任,月薪7,000至9,000元都問題不大,但有經驗的,月薪逾2萬元就屬等閒事,如果在大行工作的話,要求更高,但必厚祿款待,過3萬元的收入應該好正常。


其實,大市氣勢強勁,人人趕住賺錢,所以客戶甚至自動送上門俾生意,反映sales(經紀)的拉客作用相對減弱,但後勤部門就不能不重視。該高層話,工作量必然增多,但後勤員工實施月薪制,不能如經紀般愈做得多,收入亦跟隨向上,相反一份糧,工作卻有增無減,勢必打擊士氣啦!所以,他也要為會計、settlement(結算),甚至入機等部門的同事所作功勞提高回報,多少也要找機會讓他們嚐嚐甜頭,除加人工可能影響固定支出外,可以派花紅甚至出OT(即加班費)作獎勵,但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避免他們被其他證券行挖走。


和黃輪齊坐火箭
上周剛談到藍籌股輪流炒,估不到沉寂多時的和記黃埔(013)趁大行紛出報告推介,即大玩花式滑浪,兼且愈滑愈高,兩日累升8.35元,增幅約10.7%。所謂母憑子貴,長實(001)亦於昨日彈0.9%至111.2元。恒指就連做5日升市,淡友連調整的機會都無,不用打靶的相信非超級實力大戶了。


今次大市氣勢如虹,多少有點熟口熟面的感覺,就是藍籌抽上,相關恒指、國指和藍籌窩輪慘遭挾倉,還記得上次那一幕國壽(2628)股價升,國壽輪發行商入市補倉,然後令股價受買盤支持續上,最終愈挾愈高,真的不知道有雞先抑或有雞蛋先!至於那些和黃輪的升空場面亦相當壯觀,和黃德銀708A(7681)一日升7.4倍,至於和黃法興(3718)及和黃匯理(3752)也齊升逾3倍,點買?至於升逾一倍的更是數之不盡,但升幅可觀,成交量則未見配合,可能與到價多時,再湧進的空間不大所致。窩輪是刀仔鋸大樹的「重型」武器,但禤中怡提醒落場時要多加留意,避免成大鱷點心。


你有你炒,細價股就骨水配股,不過,禤中怡繼續發現有些上市公司集資純粹為提供一般營運資金,即是無用途。無論這些資金日後為公司的損益表帶來賺或蝕的表現,究竟在資金運用的企業管治制度方面,股東有冇得say呢?倘若日後董事用公司的寶貴資金去炒樓炒股,不務正業,股東是否只有啞忍一途?


(7月10日刊於《am730》)

Monday, July 09, 2007

廣播處長奇港台員工更怪

禤中怡昨日看著廣播處處長朱培慶的新聞(好像已經是第3日了吧!真的有點悶) ,覺得十分搞笑,有趣。由當事人以至他的同事,均十分反智,甚至可以無聊透頂來形容,也足見香港一些公營事業的管理水平如何。說回這宗「笑聞」,如果公眾人物與不知名女子挽手行街也有罪的話,我們比文革時期的中國,批鬥程度相信已經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先說朱先生,他令我深深感受到何謂作賊心虛,與女伴上街就是把臂同行,也可說是一種紳士風度,他一見記者,即左閃右避,成何體統呢?在商業社會裏,高級管理人經常都會上一些風險管理、如何面對傳媒的課程,我相信堂堂香港政府,在這些方面每年相信亦花費不少,為何朱先生會如此失態呢?真叫人擔心,為我們管理公共事務的技術官僚,竟連最基本的傳媒溝通技巧也不懂,相對上,每星期被各大傳媒跟蹤的藝人與商界名人,大都已經習慣,甚至可用神態自若來形容,朱先生的處理手法真的……。不提也罷。


再說朱先生的同事,有報章說,有港台中人指,若事件屬實,朱培慶應向港台員工道歉。我不明白甚麼是事件屬實,在街上走走而產生的桃色疑雲,真、假究竟是指著甚麼而來呢?再說,就是朱先生真的被發現不忠,他大抵應該向家人道歉,對員工甚至所屬機構,朱先生的責任應放在工作範圍之內,每個人都有私人空間,私隱也不應變成被公眾或者同事問責的一部分,何況他在政府內的角色只是一個政治中立的技術官僚。在一般私人公司,若遇上這類型涉及傳媒報道的危機事情時,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高層經過商議後,統一口徑,無論支持還是責備當事人也好,也會盡量減少從機構其他員工所產生的雜音,以免令事情愈描愈黑(當然從傳媒角度,自然想愈多人發言愈好,可以從多角度報道、分析問題)。


而且若是任職於私人機構,老闆出事,除非這個員工另有所圖,否則當然是少說為妙,以免令公司形象受損,今次港台事件,令人感覺這個機構,大致可用上百鳥爭鳴,百花齊放來形容,而下屬這種暢所欲言對上司語帶嘲諷的態度,在商業世界實在罕見。


其實,在參與公職期間遇上感情生活的變化,無疑會成為報章發掘的好材料,最近的一單就是美國洛杉磯市長維拉萊戈(Antonio R. Villaraigosa)。這位現年54歲的市長與妻子分居後,近日被報章揭發與當地一間電視台的女主播拉上關係。面對如此場面,市長最終也發出聲明,大方承認此事,但強調會繼續專注市長職務,更懇請外界尊重他和他家人的私隱。朱先生面對的問題,或許未致於如美國一個大城市的市長般嚴重及觸目,但懂得學習人家的危機處理手法,或許這個處長職位可坐久一點。


新股陷阱處處有
還記得禤中怡談到投資新股的心態嗎?就是對管理層的認識不深,要小心行事,怎知又有古靈精怪個案出現。2月8日才掛牌的阜豐集團(546)上市還不足半年,竟然發出盈利警告!表明直至6月底的中期盈利會較去年同期明顯地低,主要原因就是主要原材料玉米價格上升,導致毛利顯著下跌所致。其實,阜豐上市招股書預測截至去年12月底止盈利當然對辦,但實際僅比05年度升約1%,估不到短短半年後更變成盈利大跌!再看看該集團06年度業績報告中指,玉米顆粒價於05年已升12%,且行內多了新開設玉米加工廠和生產乙醇時需用上大量玉米顆粒,而玉米作為基本食物之一,甚至見到政府監控玉米加工業,均令玉米需求呈直線上升,似乎公司管理層應早作成本上升準備,但董事卻預期今年玉米顆粒價格維持穩定!究竟是欠缺市場觸覺,還是自打咀巴,互相矛盾!唉!保薦人你在何方?


(7月9日刊於《am730》)

Friday, July 06, 2007

只要信不要問

港股果然繼續造好,但氣勢轉弱,好淡爭持局面加劇。英國加息0.25厘,話雖市場早有心理準備,但仍需恐防美元匯價續降,美股跟隨回軟的話,港股大致要調整罷了。煤炭股真的是大漲小回,無論大小股份均升至忘我境界,皆因大行也加入唱好,瑞銀話內地對煤的需求續增,並看好煤價前景,今明兩年煤價分別升8%和5%,故將中國神華(1088)目標價提高7%至35.15元。德意志銀行更厲害,索性把該股目標價由21元調高近六成至33元,主因該股內地發A股集資,有助進一步收購。高盛亦睇38元,總之氣氛好,目標價隨時調整,無人會話你看錯市。


小型的煤炭相關股份早已偷雞成功,如必美宜(379)單日就彈81.4%至3.1元,成交額逾10億元,表現更勝和黃(013)!為甚麼會平地一聲雷?必美宜話要斥9.28億元買寶訊科技(8089)13.92%股權就得米,但其實必美宜只是印公仔紙(發行新股)和可換股債券便支付全部代價,即一個仙的真金白銀也不用拿出來便完成收購,而寶訊最大賣點就是正收購內地運煤運鐵的貨運業務,這也算煤炭股就真的令人大開眼界,實在是財技高手。


這還不止,必美宜發行新股支付的3億元代價中,每股發行價僅1.1元,較停牌前收市價折讓達35.6%,而與昨日收市價計,折讓幅度更高達64.5%,即意味出售寶訊股份的買家改揸必美宜的股份後,斬獲更為驚人,至於收購餘額則發行可換股債券支付,換股價同為1.1元,認真著數。


不過,必美宜在6月20日收市價才0.88元,且曾於6月21日發出不明股價升因,之後翌日股價竟然可一下子變成1.71元,即兩日間累升94%,然後就停牌待公布須披露交易的通告,那麼之前那份不明股價升因的通告提到:「公司確認目前並無任何有關收購或變賣的商談或協議,根據《上市規則》須予公開」,究竟代表甚麼呢?莫非管理層與對家傾一個周末,就達成一個如此周詳兼重大的商業協議?


與台北的士司機對話
七一慶回歸,禤中怡卻跑到台北去抖抖氣。多年未訪,很多東西變化甚大,唯一不變的相信是那些綿羊仔組成的車群和具有「騎樓」的舊大廈。台灣股市今年上半年表現不俗,加權平均指數累升13.5%,比恒生指數增幅還多,理應人人荷包腫脹,但與的士(當地稱為「計程車」)司機談起,個個都話經濟不景氣。


禤中怡用「半鹹淡」的國語與計程車司機探究原因,佢話一日要工作約12小時,收入未見大增,但車價已由數年前的30萬元(新台幣,下同)升至80萬元,但新車落地一年多,只值回65萬元,即一個月折舊就不見1萬元,約值2,500港元。此外,經濟非佳,人人揸的士,單是台北市及台北縣估計就有接近8萬部的士,而台北縣人口只有約377萬。至於基隆就更厲害,有司機話當地人口才40萬,但就有1萬部的士,難怪他也要搬來台北市。可惜,駕私家車和綿羊仔的人多,怎會幫襯計程車?且面對僧多粥少的競爭下,究竟遷移開車城市的作用又有多大呢?


禤中怡晚上又走去饒河街夜市,竟與數年前人潮擠擁無得比,坐下吃鐵板燒,只是8時多,已經有空枱,跟姓周的老闆談起,佢話生意好靜,與以前大不同,皆因阿扁(總統陳水扁)作怪喎!


有司機慨嘆,不少台灣企業家都跑到內地謀生,即使有錢都不會在台灣花,試問當地經濟怎會好。皮毛談話不能以偏概全,鼎泰豐依然要排隊,但某些變化已是不爭的事實。



(7月6日刊於《am730》)

Thursday, July 05, 2007

藍籌輪流炒 彈藥無盡時?

大市愈升愈有,恒指今日可能再「癲」過,因為內地基金和證券公司由今日起,可以正式以QDII方式投資境外證券,相信對港股提供炒作空間,加上美股周三無開市,不會阻頭阻勢,你話好友怎不借消息,出盡全力搶攻呢?


大市能夠續創新高,只靠港交所(388)和建設銀行(939)兩隻股份,就已經推恒指上升48點,至於大笨象滙豐控股(005)和中國移動(941)收市卻分別跌0.14%和0.23%,反映大戶利用「車輪轉」方式推高指數,可能今日將由這兩隻巨無霸接力,留意。至於華人置業(127)話可能賣盤,股價就曾飛升至16元,增30%,而收市依然增18.6%至14.6元,成交額有2.3億元,似乎大家都樂於捧場,而英國對沖基金TCI揸該股7.86%股權,究竟是大劉(即主席劉鑾雄)無心戀戰,抑或是TCI真的如此厲害,像看見領匯(823)般,估值偏低,以當時入股華置每股才8.33元計,較昨日收市價已帳面大賺75%。


其實,對沖基金除收購外,亦出手集資迎戰,如Och-Ziff Capital Management已公布計劃上市集資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皆因私募基金如黑石集團已上市籌集彈藥,並已出擊買希爾頓酒店集團,而另一私募基金Kohlberg Kravis Roberts(KKR)亦計劃在美國上市集資12.5億美元(約97.5億港元),可見大家都要搶錢,無論是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均趁勢上市,均加快集資速度,因為拿著股東的長期資金運用,不像傳統集資成立一個基金後,經過一段時間便需將該基金解散歸還資金,更無懼加息潮的來臨,令利息支出大增,但上市集資是否意味收購陸續有來,接火棒遊戲未完,抑或是擔心銀根將會出現供應有限的局面?


眼高手低的欺騙伎倆
近期海外監管機構對大型投資銀行集團的一舉一動,虎視眈眈,如澳洲證監會指花旗集團涉內幕交易而告上法庭,雖然第一仗由花旗勝出,但澳洲證券交易所話可能要上訴,實行追打到底。


至於香港證監會先打小老虎,並成功判罰一名叫黃啟榮的男子,指其營造交投活躍的虛假或具誤導的表象。證監會指他採取不同的交易策略,旨在誤導正考慮買入或賣出邁特科技(現稱黃金集團(1031))股份,違反《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95條的規定。究竟他用甚麼伎倆?原來黃啟榮售出邁特科技股份後,再以相同或更高股價買入同等或相近數目股份,由於這種交易根本不能達到任何真正意義,故此證監會已認為他可能意圖誤導巿場有關邁特科技股份供求狀況。黃氏更安排其女友開設證券戶口,透過她的戶口進行其他的操縱交易,來設定虛假的價格和買賣他自己的股份。雖然這件事發生在04年7月6日至7月30日期間,但在短短13個不同交易日的操縱交易,已推高邁特科技股價,令其市值暴漲超過4,500萬元。


黃啟榮的下場就是因操縱市場被判監禁4個月,緩刑18個月,及被罰款20萬元,並須向證監會繳付調查費逾2萬元。對一眾散戶而言,這件案件所產生的警惕作用,可能就如隔靴搔癢,只是輕輕刺一下,畢竟只要有錢賺,就會有人搭順風車,齊齊走兩轉,但這些蠱惑招數隨時會如歷史般重演,所以大家不要單單看成交,還要看這間公司的葫蘆裡賣甚麼藥,搭錯車就認真不幸,更不值的就是被這些低檔伎倆所欺騙。
(7月5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July 04, 2007

靚地渴市舊樓有價

禤中怡的朋友近日遞上一張宣傳單張,原來居於堅道的他接到田生地產提出收購建議,可見舊樓有價。田生地產主要收舊樓,當然名字非一般業主所熟悉,但該公司其實已有逾20年歷史,堪稱華資地產收買佬,最近變相借殼上市,藉收取全美國際(8136)一批可換股票據收購田生地產,若創辦人區永華行使換股權,將佔近30%股權而成第二大股東,兼建立一個融資平台。近似例子就是金朝陽(878),收購舊樓重建,或將完整業權地盤出售,最經典的莫過於當年買入銅鑼灣的舊樓,甚至不肯割讓,最後建成銅鑼灣金朝陽中心,令該集團藉一幢物業就可翻身。


至於田生在單張中,話自己處理過的收購物業逾400幢,是老物業救星,更話做過中半山英輝台5至7號和西摩道9A至H全部物業共100個業權,涉資8億元,最近又完成德輔道西454A至462A美景大厦共80伙。田生在單張中表明,代表一準買家洽商,購入價面議,一旦落實成交,即付3萬元,之後再付大訂,即為樓價10%,於簽約後20日後支付,尾數簽正式合約後付清,但條件就是全部業主需同時簽臨時買賣合約,兼共同交易。要打動芳心,當然要找賣點,田生指朋友的物業樓齡相當,設施欠奉,老化極嚴重,更可能要集資處理污水渠等,所以最適宜重建,希望朋友肯易手。


田生頻頻出手成功,據報道最近又以2億元獲得堅道38至42A號逾91%業權,並將出價8,000萬元冀再取得鄰近44號,以便合併重建。


時移勢易,現在收樓比以前方便,「落釘」吊高來賣機會相應減少,但遇上大集團出手,你是業主也要懂得如何開價啦!這些中介公司便可扮演收樓角色,然後集齊業權才「一LOT」售予大發展商。由於靚地買少見少,重建已漸漸成為近年發展商的投資商機。


其實西半山過去亦出現過業主聯合委託代理行作聯合招標,以便提高出售價,雖然該物業集合逾九成業權,但最終因發展商出價未達業主預期,未能成功出售,究其原因,是發展商考慮統一業權存在的風險,據悉,當其中一伙未有參與聯合招標的單位,為某發展商透過有限公司持有(一般小業主或不知情),如新買家申請強制拍賣,不排除該發展商亦會出價競投,令成交現變數;如與該發展商合作,又分薄利潤。


要數聯合招標成功個案,則要數北角新東方臺1至3號及6至15號住宅物業,由於該幅地皮接近4萬方呎,當時曾有多家大型發展商出價洽購,最終招標結果,據悉亦只收得兩份標書,結果由新世界(017)夥協成行以6.5億元購入,其實其他發展商較難與之爭奪,因新東方臺的4、5號地段單一業主正是新世界及協成行,故不是每個買家都有把握爭取到擁有全數1至15號地段的呢!


港股大升賀回歸
港股昨日大升378點,再創出歷史新高,賀香港特區回歸十周年,但對禤中怡一位喜歡炒賣細價股的朋友來說,與股災無異。原因是,此君上周開始,買入一籃子「德祥系」的股票,包括德祥(372)及錦興(275),到昨日見市況氣勢如虹,更撲入澳門祥泰地產(199)。但3家股份在大升市之際,相反覆下滑,跌幅介乎2.7%至6%,朋友戲(氣)言,難道被市場喻為「爆棚哥」的系內股份,捧場的「粉絲」無爆棚食仲要食詐胡?


提起大市,禤中怡亦有不甚留意市況走勢的友人,上周六聚舊,表示已經將手頭的強積金(多屬於保本及保證基金),轉為高增長或亞洲地區基金,理由是,港股升完再升,不想平白錯過賺錢機會云云。禤中怡暗忖,以恒指現水平的預測市盈率,大約16倍,若按以往港股平均20至22倍的見頂水平來作準,恒指真的是有機會上試28,000點,才見頂回落,亦不足為奇。但從一位完全不問投資,也不會投資的友人行徑來看,市況大升,確實已經吸引了一些從沒投資經驗的新手入局。而恒指升抵現水平,在貪婪與謹慎之間,如何選擇?禤中怡的理解是,若按個人的好惡,在金魚缸內馳騁,責任與風險自負,但對一般僱員的退休老本,本人意見就不傾向過分進取。


(7月4日刊於《am730》)

Tuesday, July 03, 2007

律師行也可上市

上市公司經營的業務範圍受注目的不是地產,就是金融,零售和工業受注目程度大都遜色一籌。但若果推介一間律師行,鼓勵你去投資,你又會否「落疊」?


真的,有間名叫Slater & Gordon Limited的公司已上市,地點當然並非香港,而是澳洲證券交易所。禤中怡好奇,下載該公司的招股書看看。原來這間公司已有70年歷史,以墨爾本起家,起初提供工人賠償服務,現時已發展成為擁有400名員工的企業,當中包括有超過140名律師坐陣,而在過去5年來,每年核心業務淨收費的營業額複式增長率超過10%。該律師行成功上位的原因並非如香港的律師行般,主力靠口碑推介等,而是真的打正旗號做宣傳,當中於94年更提出「唔贏唔收錢」(No Win No Fee)的宣傳口號,連同長達10周電視廣告策略去提升知名度。除了靠自然增長外,該公司也積極向外併購,單是在過去兩年便已收購多達5間律師行,以壯大實力。該股以每股1元(澳元,下同)招股,發行3,500萬股,新舊股各佔一半,即公司可落袋金額只有1,750萬元。該股預期未來資金需求達1,540萬元,收購必屬使錢用途之一,部分資金亦將繼續用於賣廣告和市場推廣,但派息率仍達40%至50%。


究竟做律師行有幾好賺?該行預測今年可做5,870萬元生意,比06年升32.2%,未計利息和稅項前盈利有1,400萬元,更大幅上升77.7%,純利亦增77%至905.2萬元,08年純利更預測會大增至1,126.7萬元。該律師行預期該兩個年度未計利息和稅項前的邊際利潤也逾25%,可見生意能力不弱,起碼比做工業賺十幾個百分點的毛利率為高。


這間公司於5月21日上市,在兩個月後,股價近日最高曾見1.7元,較招股價已累積上升70%,反映有投資者勇於嘗試,未知日後打官司會否有優惠呢?


食麵看物離鄉貴
禤中怡往海外公幹,總不免要食一兩餐中菜,因為對麵包配三、四道菜的西餐菜式實在有點不慣,但中菜又非便宜,且水準不穩定,曾試過在英國倫敦食一碟當地所謂的咕嚕肉,賣相不錯,奈何一送入口,竟全是麵粉般軟軟的,但結帳就價值不菲。


記起以前去倫敦,除中菜外,還可揀拉麵吃,特別是那間Wagamama拉麵店,當時索價只要數英鎊一碗,以當地生活水平來說,仍可接受,只知該店後來愈開愈多,相信配合倫敦的繁榮景象外,飲食文化提升亦推動日本飲食產品發揚光大。但找找資料,發現這間拉麵店的創辦人原來並非日本人,而是一名叫丘德威(Alan Yau)的香港人!可惜他於98年將業務出售,另尋發展。


其實,拉麵看似平凡,要做得好原來真的不易,即使將其成為主食的日本也有枯枝。記得凌晨走在橫濱街頭,見馬路有間拉麵店還營業,當然要醫肚,但味道確不敢恭維,皆因那個湯頭令人失望,已經扣分。好像去橫濱21世紀時,走入另一間拉麵店「一風堂」,吃那個拉麵就認真不俗,湯頭夠味,配料足,且價格合理,見過在大阪的其中一間分店更要排隊輪候呢!


若下次去美國,可能也可碰上「一風堂」麵店,原來該店準備年內進軍當地,料首間門市於紐約登場,以其擴展作風,倘站穩陣腳,必將開枝散葉去。該麵店已在曼克頓的「East Village」物業租用一個面積達260平方米的舖位,提供豬骨拉麵等已在日本供應的食品。該店可容納80個坐位,與日本小型店比,規模算大型了。


大家可能認為「走出去」是否有著數?其實,該麵店早於2000年已考慮進軍當地,奈何01年發生「911事件」,令發展大計延遲,一拖6年。至於今次也是雄心萬丈,包括預期新店每年營業額將達3億至4億日圓,或約240萬至420萬美元,以港元計也有1,872萬至3,276萬元。


一風堂的拉麵於日本也要800日圓(約51港元)或以上,當然再加料就更貴,而在美國新店,每碗麵將叫價10至12美元(約78至94港元),即平均每碗較日本為高,究竟利錢是否成正比提升就不知,而食慣漢堡飽和三文治的美國人,應該可應付得來。


禤中怡想起香港上市的那間味千中國(538),曾出差往上海,光顧在火車站的門市,不過是十多20塊便有一碗拉麵,適合一個人在途上解決兩餐需要,但若走上南京路分店,恐怕要排隊等吃了。


看看該集團的招股書,原來中港兩地餐廳總實用面積3.23萬平方米,座位逾1.39萬個,即每個座位佔用約2.31平方米,相反,一風堂於美國新店的每名客戶佔用面積約3.25平方米,可能這就是一分錢一分貨吧!


(7月3日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