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6, 2011

廣告界轉轉轉

傳媒市場鬧哄哄之際,廣告界其實經已掀起翻天巨變,各大廣告公司的管理層像玩旋轉木馬般,你走我上,我跳出你進入,轉了一圈,一切已經面目全非。

例如Interpublic廣告集團旗下的廣告公司優勢麥肯(Universal McCann),其媒介購買總監(Buying Director)葉錦榮(Derek Yip)將會離開公司,小休後,最快可望於3月返新工,原來加盟OMD。無獨有偶,優勢麥肯前業務發展總監王嘉訓(Gary Wong)離開公司一段時間後,亦已成功物色到新東家,竟然也是加入OMD,現正擔任業務總監一職。

OMD目前在全球97個國家擁有超過8,000名員工,但仍然不斷吸納人才,最新鮮滾熱辣的,還有關雪儀(Shirley)剛離開舊公司,轉頭可能於新公司OMD上班。此外,Roid Sin(冼勝初)也休戰一段短時間後,似乎亦已充足電,可以再上陣搏殺,同樣加入OMD,擔任總經理的職位,可見OMD在短時間內增添4名好手。

當然,優勢麥肯連失多名猛將後,亦不會坐以待斃,成功邀得離開了這個行業一段頗長時間的資深廣告人馮英才(David Fung)加入這個大家庭,出任業務總監。

其實,優勢麥肯坐擁不少大客戶,最著名的莫過於美國微軟(Microsoft)了,而最近便傳出微軟正評估其總值約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廣告開支,包括會否花在優勢麥肯以外的其他廣告公司,成為熱門話題之一。

儘管微軟市務總裁(Marketing Chief) Mich Mathews剛向Advertising Age指,有關檢討實屬「例行公事」,但她又談到,新媒體如曾獲Google垂青的團購網Groupon等,會否成為廣告夥伴,可見優勢麥肯也要想辦法,保持這段客戶關係吧!

除此之外,Maxus這間成長快速的公司也招兵買馬,成功找來兩名好手,齊齊於本月過檔,當中包括在OMD做總經理的陳家穎(Caroline),出任董事總經理,而Stanley Ngai則會成為該公司副總經理。他曾於MediaCom負責業務總監的職務。

其實,一間公司的管理高層除了希望業績佳之外,營運得法也可減少不必要的煩惱,特別是員工更替問題,像被Advertising Age選為內地年度廣告公司之選的DDB中國,內地員工數目由最初的32人,擴展至今日的320人,而本港也有160人,但最厲害的,是竟成功將員工更替比率(Staff turnover),從09年的35%,顯著下降至去年的18%,明顯已改善了員工流失情況。

更加需注意的是,在內地環境下,現時員工隨時跳槽去更好職位,早已成為家常便飯,該公司仍然能夠維持較穩定的團隊,難怪他們去年營業額能夠大升27%,而稅前利潤更三級跳,暴漲1.5倍之多。

(於1月26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January 19, 2011

時機很重要

時機很重要,如近來傳聞多多的和記黃埔(013)終於揭開今年首個大動作,將中港部分貨櫃碼頭業業打包往新加坡上市,兼且用信託基金方式掛牌,保留管理權之餘,還可採取較寬鬆派息政策,避免現金流有太大影響,但選擇在低息期和市場資金充裕時向市場伸手,除了預防加息,令債務負擔增多外,錢一多便身痕,確實有收購後著的憧憬。

本港上市的港口股自然逆市造好,天津港發展(3382)單日升1.5%至1.98元,而大連港(2880)的表現更突出,收市漲3.6%至3.45元,成交額亦大增至1,570萬元。

另外,將一個不利消息的影響減至最低,非蘋果(Apple Inc)管理層莫屬,選擇美國周一為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誕辰的假期,當地股市休市時才公布總舵主喬布斯(Steve Jobs.)第三次請病假消息,讓市場有更多時間消化。

該公司在喬布斯帶領下,一機領天下,股價更於去年成為美國第二大上市公司,僅次於Exxon Mobil,市值更已膨脹至高達約3,196億美元(約2.5萬億港元),而上周五收市報348.48美元(約2,718港元)。

記得上次於09年1月5日,喬布斯公布第二次請病假時,蘋果股價在之後兩日反覆回落,隨後展現一浪連跌7天場面,由92.7美元(約723港元)累積下挫至78.2美元(約610港元),足足不見了15.6%,且看今次會否歷史重演。

香港難炒蘋果股份,但未知是否無心插柳,德意志銀行於上周一推出一隻蘋果認購證(10033),每份發行價2.33元,行使價為350美元(約2,730港元),本來未計發行價,股價距離行使價僅0.43%,令該證價格更曾高見2.76元,較發行價帳面賺18.4%,可惜昨日表演高空插水,最多跌高達30%,收市仍暴瀉27.5%至1.97元。

其實,做公司高層認真不易,又要替公司搵錢而承受壓力,隨時更有離座的可能,特別是在大時大節被炒就可憐,像美國Challenger,Gary and Chrismas Inc.統計話,去年12月這個結合聖誕和除夕的慶祝月份,竟然有多達107位CEO(行政總裁)離職,較09年大幅增加35%。

全年計數,則有1,234位CEO起身,較09年僅略多7名,幸好未打破08年金融海嘯爆發,引致1,484位CEO離職的紀錄。雖然當中未有披露有多少是被請吃無情雞,但有388名是「辭職」而去,佔整體逾三成比重,恐怕是董事局籲請掛冠有關,大家體面地分手,而306名和204名則分別因退休,或續保留董事,甚至升為主席有關。只有124名是另謀高就而分手的。

香港也有高層因身體問題而離去的例子,蕭若慈話因健康理由,決定辭去創業板公司無限創意(8079)主席兼執行董事職務,可見做高層,先要保重身體。

(於1月19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January 12, 2011

南早管理層大執位

上周才談起董小可(Terence)將會離開服務十多年的萬華媒體(426),將有新發展之際,估不到公司如此快手,見報當日便公布他於4月1日起辭去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職位,還多謝他於任內的貢獻,而接替人選則要待提名委員會物色,但現時人才難求,管理層要加把勁了。

未知人力市場真的如此暢旺,另一間傳媒股也出現高層人事變動,它就是經營老牌英文報章《南華早報》的南華早報集團(583)。

該集團原來由周一起,增設一個新職位——營運總裁(Chief Operating Officer)也,並選擇內部提升,而非向外聘請,獲委任的就是Elsie Cheung,將會負責和協調日常商業運作,而所有執行委員會的成員將向她負責,變相讓該集團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郭惠光的工作量有所減輕,只需聽取匯報便可以了。

有趣的是,雖說是更上一層樓,Elsie Cheung卻維持其廣告及營銷服務主管的職位不變,豈不是一身兼兩職?當然,公司也會照顧員工的工作量,故亦透過內部晉升方式,在廣告及營銷服務部門安排一位副手幫忙,處理部分日常工作,但多少反映今日做打工仔認真要張張刀都要利。

不過,有合必有離,該集團財務總監(Chief Financial Officer)Eric Levin卻選擇於本月底離開,希望抽更多時間陪伴於內地的家庭成員也。至於接任的人選就要拭目以待了。

望一望,其實這個財務總監職位似乎並非容易做,皆因這位曾出任美國Home Box Office財務總監的Levin剛於2009年9月,才上任該集團財務總監一職,數一數手指,計及離職日期,即他上班的時間只有一年多而已。

至於Eric Levin的上一任財務總監為潘志偉,但潘氏於08年9月履新,代表他亦不過工作最長只有一年時間,便離開這個職位,可見財務總監一職交替之頻密和短暫,要管好這盤數相信絕不容易。

此外,為應付資訊科技的發展,該集團更一口氣提升Alfred Yuen和Etienne Maccario分別出任集團資訊科技基建和商業系統主管和數碼業務發展主管,前者將增強本身資訊科技能力,令運作更佳,後者自然是進一步開發數碼商業市場的商機。

該集團股價昨日收市報1.54元,與09年底比較,還累積倒退了7%,表現跑輸大市,相信今次重組管理層架構,將可為業務注入新朝氣和新構思,且看短期會否有新招數。

不過,由於在該集團董事會內,執行董事僅郭惠光一人,儘管獨立非執行董事的陣容可謂猛將如雲,包括有港交所(388)主席夏佳理、東亞銀行(023)主席李國寶和曾在高盛打工、現任春華資本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胡祖六等,但若果能安排多些執行董事幫手的話,郭執董應可以兼顧更多戰線吧!

(於1月12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January 05, 2011

董小可有新發展

傳媒股近年並非熱門板塊,行業經營環境只是一般,要留住叻人自然不容易,禤中怡聽聞服務萬華媒體(426)近12年時間的董小可(Terence)即將有新發展。

據行內人講,Terence在集團內的角色舉足輕重,今次被新東家挖角,最頭痕的當然是萬華大老闆,要知道今時今日要搵個有傳媒背景、四十出頭嘅年青CEO,認真有難度,不過據傳聞,Terence去意已決。萬華要留人才相信不易。

Terence在該集團服務確算長情,自1998年起,他出任明報雜誌營業總監,直至05年更上一層樓,獲委任加入董事會,成為執行董事。

在短短3年間,這位40出頭的傳媒人於08年6月再晉升為萬華媒體行政總裁。老實講,禤中怡覺得Terence今次被新東家挖角,十分合理,以佢呢種四十出頭、具傳媒管理經驗及國際視野嘅港產CEO,市場上的確不多。

數來數去,大概有差不多背景的,數得出只有星島系的盧永雄。再講,睇睇星島(1105)高層的人工,行政總裁盧永雄於08年時,單是薪金、津貼等酬金已逾800萬元,即使09年度齊捱金融海嘯的影響,他於該年度的酬金總額仍逾720萬元,即實際減幅只是約10%而已。此外,盧永雄還獲一批認股權,可供認購1,800萬股,而行使期直至2015年,購股價為每股0.77元。望望該股昨日收市報2.79元計,假若無調整購股權條款,而他又可悉數行使購股權的話,單是該批股份的帳面利潤便達3,636萬元之多。

相對上,Terence就認真超值,由接手做萬華媒體總舵手一職時,年薪才接近170萬元,連同花紅等,即使直至2010年度,其酬金總額只有204.4萬元,與09年度比較,減10%。他雖獲一批總值100萬股的購股權,行使價為每股1.2元,可惜該股昨日收市僅報0.405元,恐怕能行使的機會很微了。從酬金和購股權可見,就知Terence的人工上升空間有幾大,講真香港上市公司請CEO,出得起一千幾百萬者大有人在。Terence絕對是搶手貨。

講返轉頭,Terence雖然「生不逢時」,上任做CEO不久,便碰上雷曼兄弟倒閉而掀起金融海嘯,面對經濟逆轉,但其負責的雜誌業務成績仍然不俗,睇睇《明報周刊》就知,就算經濟好與壞,《明周》的廣告質與量仍然能夠維持,試問高檔品牌廣告商,如要落廣告,有幾時會漏咗《明周》呢?明顯地,《明周》品牌絕對有其市場價值,Terence作為重要負責人,功勞自然不少。

另一個巧妙的配合,就是這位《明周》大腦剛從亞洲出版業協會卸下主席一職,由經濟學人集團(The Economist Group (A/P) Ltd.)區域廣告及贊助部總監施大衛接任,可算是無官一身輕,似乎亦配合其發展新大計。

(於1月5日刊於《am730》)